二鹏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保养

文章内容

宝马i3 参数_宝马i3参数配置表

ysladmin 2024-06-09
宝马i3 参数_宝马i3参数配置表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宝马i3 参数”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宝
宝马i3 参数_宝马i3参数配置表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宝马i3 参数”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宝马的纯电轿车到底行不行?深度体验宝马i3,值得入手吗?

2.现在国内百公里油耗的计算方式和哪些车油耗比较低?

3.宝马i3充电的时候屏幕会一直亮吗

4.宝马3系怎么样 宝马3系好不好

5.EPA《燃油经济性指南》十年大数据对比,这些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宝马i3 参数_宝马i3参数配置表

宝马的纯电轿车到底行不行?深度体验宝马i3,值得入手吗?

        在搞电动车这条路上,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其实宝马品牌算是“骨灰级玩家”了,因为早在上个世纪宝马就造出了电动车。而了解宝马 汽车 的朋友对“i3”这个名字肯定也不陌生,它也算得上是一代经典了。然而,时至今日,电动车的发展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全新宝马i3的到来,已经变成了后来者。而这,难免就让人对宝马造的纯电轿车产生怀疑,它到底行不行呢?那今天,咱们就来体验看看。

        虽然是全新的纯电车型,但宝马i3仍旧保留了印象中宝马车型的诸多特点,其中就包括经典的双肾设计,虽然是封闭式的设计,但也能让你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台宝马,当然,除了前脸的双肾格栅,侧面的车身造型以及尾部设计等,都能让你很远就看出这是一台宝马。当然,除了这些极具宝马元素的设计外,宝马i3身上的 科技 、 时尚 元素也不少,尤其是能够彰显新能源身份的蓝色元素便是随处可见。除此之外,宝马i3还使用了半封闭式的轮毂,这同样是展示新能源车身份的体现。

        不仅仅是外观采用了宝马经典元素+创新的新能源设计相结合,内饰其实也是一样,进入内饰映入眼帘的当然是这块师承宝马iX的中控联屏设计,尺寸很大, 科技 感也相当不错,这一点就是纯粹的新能源车特征。但中控位置以及方向的造型还是经典的宝马元素,这种新老结合反而有种独特的韵味。

        除了中控位置,宝马i3比较创新的点就是换挡机构了,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拨片换挡设计,启动按键也为蓝色,视觉上的效果挺不错的,但说实话,我个人依旧还是喜欢经典的鸡腿和水晶挡杆,或许那样的挡杆人机工程学更好吧。

        就视觉效果而言,宝马i3的外观内饰还是能够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不过对宝马品牌的车型而言,相信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是它的操控,那在这方面宝马i3的表现又怎么样呢?

        先来看它的硬件,底盘方面,宝马i3的底盘构成为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中并不亮眼,不过它在调校上还是比较注重突出操控性。除此之外,宝马i3还配备有空气悬挂和后防倾杆,而这也让它能够拥有相对更高的操控极限。另外与传统的燃油中型车不同,宝马i3的动力电池被放置在车辆底部,所以它的车身重心会更低,这对它的运动属性和操控性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动力系统部分,宝马i3则是结合了宝马iX3的动力系统,使用了第五代BMW eDriver电驱系统和励磁同步电机。现款车型为后置后驱的驱动方式,后置电动机拥有最大功率210kW,最大扭矩400N·m,就参数而言已经足够亮眼。

        而得益于电动机的强大扭矩输出,宝马i3的动力响应确实够迅速,eDriver电驱系统也能很快识别驾驶者的意图。官方所给出的0-100km/h加速成绩6.2秒也是中上水准,直线加速能力没啥可挑剔的。由于是电动车,所以宝马i3并没有像燃油车那样会有发动机的“啸叫”声。为此,宝马i3为了提高驾驶者的体验感,提供了模拟的声浪。不过就我个人试驾而言,在全力踩下加速踏板后,感觉声浪反馈还是稍微大了一些,不知道大家能否接受。

        除了模拟发动机的声浪,宝马i3的踏板也有所调整。为了给驾驶者营造出运动的感觉,宝马i3的踏板踩下后有明显的回馈,对普通人来说脚感有些偏硬。不过这种调整对驾驶者来说,掌握动力输出和制动力都会更加精准。

        转向方面,宝马i3的转向力度跟宝马3系以及部分运动轿车差不多,都属于偏沉的类型。低速状态下对女性用户而言可能有些费力,但当车辆速度起来后,转向力度也会随之变化,也能带来更好的操控稳定性。而这样的设定,其实会更有利于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驾驶。试驾过程中,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车辆出弯后的那一瞬间,快速打方向盘后很容易做出甩尾动作,所以宝马i3开起来还是相当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觉得宝马i3配备的电子系统还是有些保守的,在我体验宝马i3的过程中,打开DSC和关闭DSC感觉就很不一样。关闭车辆DSC后,宝马i3会变得相当活跃,轻松就能做出钟摆、甩尾动作,尤其是甩尾,过弯的时候几乎是收油就甩,原地漂移掉头也是信手拈来,可玩儿性极高。

        此外驾驶模式部分,宝马i3提供了ECO、标准舒适和运动三种模式,前两种模式都是注重日常驾驶的。轮胎方面,宝马i3也是注重静音舒适的固特异御乘系列轮胎。因此如果是常规模式下,宝马i3会更注重日常乘坐体验和舒适性。

        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宝马i3跟部分新势力品牌一样提供选装,而它可选装的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具体的功能包括了前向碰撞预警、紧急制动辅助、车道纠偏功能的预碰撞系统、变道辅助以及交通拥堵辅助的主动巡航控制系统。整体来看,辅助驾驶级别达到了主流的L2级。

        探测环境的硬件部分,宝马i3则是配备了8颗摄像头(7颗为选装)、12颗超声波雷达和5颗毫米波雷达(选装)。虽说不少驾驶辅助配置和智能化硬件都需要选装,但整体来看还是达到了这个价位车型应有的水准。当然,在智能硬件和软件方面,当前这个价位的车型配备都相当丰富,但真正的实力如何,还得看实际的驾驶表现。

        而我们在实际体验后,宝马i3最大的特点就是稳重。打开车辆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后,宝马i3跟车行驶的节奏、加减速的时机把握都比较准确,车辆提速和制动都不会让驾驶者感到不适,能够减轻日常驾驶的压力并提高一定的自信心。

        相比之下,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个人觉得比较好用的还是宝马标志性的50米循迹倒车功能。在一些复杂的单行道口会车,或者是狭窄的地下车库需要退出等情况下,这项功能还是比较好用的。当然比较遗憾的是,这项功能也是需要进行选装的。

        总结:

        综合来看,宝马品牌骨子里的运动基因在宝马i3身上还是有所体现,不俗的底盘调校、更沉稳的踏板和转向,以及模拟发动机声浪等做法,其实都能够看出它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实际驾驶后也能轻易挖掘到它的可玩性。而在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尽管需要进行选装,但它的整体表现仍旧达到了主流水准。因此宝马i3的综合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你想尝试来自宝马纯电轿车的操控,宝马i3确实值得考虑。

现在国内百公里油耗的计算方式和哪些车油耗比较低?

       为什么宝马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始终无法力压特斯拉成为领军者?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2017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发布了旗下的i Vision Dynamics(参数|)概念车。无论是车型尺寸,还是性能参数,这款i Vision Dynamics概念车都表现出了对特斯拉的浓浓敌意。一时之间火药味十足,不少媒体纷纷开始猜测这款概念车量产后,将会对特斯拉的市场份额造成怎样的冲击。时隔半年,这款概念车终于被官方确认定名为:宝马i4,并将在不久之后于德国慕尼黑正式投产。

       无论宝马i3本身产品性能的短板,还是特斯拉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在当前的电动市场里,宝马的确在很多方面都要比特斯拉略逊一筹。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宝马都缺少一款真正能够威胁到特斯拉主力产品线的车型。根据EV Sales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以及美国和欧洲等市场的持续推进,2017年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22.3万辆。

       这个数据同比去年增长了58%,并且让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之中的占比超过了1%。在这愈发庞大的电动军团之中,宝马i3(参数|)的销量仅有31410辆,相比特斯拉Model S(参数|)或是Model X(参数|),差距都还很大。如果要比电动汽车技术,宝马从来就没怕过。无论是曲高和寡的混合动力i8(参数|),还是身负众望的纯电动i3,都向全球展示出了宝马对未来材料和未来技术的理解以及运用。

       但是,如果单纯以销量来论输赢,你会发现大多数豪华品牌受众在选择电动汽车时仍然会倾向于特斯拉。ife模块+Dirve模块的模块化座舱设计、富含科技并且坚持环保理念的内饰材料、首款量产化的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车身带来的极致轻量化概念。i3可以说是一款“浑身上下都是宝”的天之骄子,按照常理,这样的同学就算没当上班长,起码能够混个学习委员。可奇怪的是,宝马偏偏忽略了纯电动汽车产品中消费者最看重一个要素:续航里程。特斯拉有极具科技含量的模块化设计吗?

       没有;特斯拉有环保材料的内饰吗?没有;特斯拉有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吗?也没有。但是特斯拉恰好切中了电动汽车消费者最看重的续航里程。要知道在最初的时候,宝马i3的价格超过了Model S的一半,但是续航里程却只有可怜的150公里,还不支持快速充电。随后在2016年,宝马终于给i3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让它的续航里程达到了250公里。但可惜的是,此时的特斯拉早已经抵达500公里的续航大关了

宝马i3充电的时候屏幕会一直亮吗

       百公里油耗计算有一个很简单的通用方式:X/100=50/600,这个X就是我们想要计算的百公里的具体油耗,100就是100公里啦,而等式右边代表的意思就是行驶600公里需要50L的油耗,当然不同的车型所需要的油耗都不同,所以这个50是可以变化的,如果根据这个等式来算的话,它的百公里油耗是8.83。

       如果感觉一脸懵逼还是不知道怎么算的话,那就自己加满一箱油,然后把它跑完,看一箱油一共跑了多少公里,汽车的油箱容积是固定的,所以就只需要将油箱容量除以所跑的公里数,就得出每公里需要的油耗,再乘以100,这样就可以得出百公里油耗啦。

       其实这些都不需要特别留意,只要买车的时候注意以下各个车型标注的工信部认证百公里油耗是多少就行,像省油一些就买个省油车型,开的时间久了,不需要特意计算平时留意一下就知道自己的爱车一百公里消耗了多少油。

       省油的车型很多,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日系车啦,日系车可是以省油出名的,就像卡罗拉,飞度,轩逸这一类的车油耗都挺省的。

       如果讨厌日系车的话那可以考虑德系车啊,大众在中国的口碑都还不错买它基本错不了,大众比较经典省油的当然捷达啦,捷达油耗也很低,平均百公里油耗在6L左右,这还是车主实测,所以买捷达也是比较合适的,又省油又便宜还不会很丢份儿。

       想赶时髦还可以选择插电混合动力的车,既耗油又耗电,综合起来用油省用电省,还没有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焦虑,这也是比较划算的一种。不过插电混合动力的车就是在售价上回高一些,基本上都是十几万起步,比起别的车贵上许多。

宝马3系怎么样 宝马3系好不好

       宝马i3充电的时候屏幕会一直亮。

       答案是肯定的,当宝马i3充电时,车内屏幕会一直保持亮屏状态。因为充电时需要监控电池的充电状态和充电速度,同时也需要显示充电进度等信息,所以车内屏幕会一直亮着。

       但是你可以通过调整屏幕亮度或选择关闭屏幕来减少能耗,以便更快地完成充电过程。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参考车辆的用户手册。

       此外,宝马i3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可以在充电时自动调整充电速度和电池温度,以保护电池并延长其寿命。因此,充电时保持屏幕亮屏状态是必要的,以便及时获取充电信息和管理充电过程。

EPA《燃油经济性指南》十年大数据对比,这些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宝马3系做为宝马公司的灵魂车型,主打运动、时尚品牌,自上市以来凭借各方面出色的表现,博取了众多年轻人的眼球,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神采奕奕的前脸,造型得体大方,黑色的车身更彰显其高贵不俗的气质,我选择的车型是后轮驱动方式,能让车子运行起来特别平稳,但不太适合冰雪路面,北方的朋友最好选择全时四驱的车型!

       前排的空间很宽裕,由于座椅较低,感觉就像坐在沙发上,视线不是很好,后排的空间超级大,两个小孩子在里面玩耍也没有什么问题,采用防爆轮胎,所以后备箱没有备胎,可以多放一些东西,内饰与外表的反差比较大,和奔驰的内饰更没有可比性,反正宝马并不是以内饰闻名于世的,做工还可以,仿皮的座椅,乘坐起来比较舒适,新车里还是有点味道,自动雨刷、自动灯光科技感很足,前后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功能是女同志的福音,手动遮阳帘可以更好地保护后排乘客的隐私,天窗显得小气了点。

       动力还是非常满意的,起步时油门反应稍慢点,低速时会有卡顿,中段加速表现十分出色,只要肯给油,推背感足足的,高速行驶时车子也非常稳,动力输出挺平顺,车的操控性非常好,方向盘轻便灵活,悬架调教比较到位,舒适性非常好,刹车软了点,需要慢慢适应一下,自动启停功能一直没太弄明白,有时好用,有时不好用,空调制冷效果一般,平时基本上就在市区里面开,综合油耗将近十个。整车的驾驶体验和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值得拥有。

       十年,这个行业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没有什么比数据更有说服力了。

       青主最近简单对比了一下EPA(美国环保署)发布的2020版和2010版的《燃油经济性指南》,从"能效"——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技术维度——来看看这个行业的巨大变化。

       ("能效"可能是汽车最关键的技术指标,更高的能效不仅仅意味着更低的使用成本、更大的出行自由度,也意味着更低的排放、更高的技术含量。)

       01,"电动化"在加速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各级别的"FUEL?ECONOMY?LEADERS"——也就是能效领先车型,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关于车型级别划分,不用再表示疑问了,EPA有自己的标准,上次介绍过了,就不再赘述。

       2010年和2020年,都划分了13个级别,不同之处是2020年取消了"货运厢式车(VANS,?CARGO)",而将SUV细分成了"小型SUV"和"标准SUV"两类。

       2010年各级别能效领先车型一共是32款,其中混合动力车7款,柴油车5款(全部来自大众集团),其余20款均为汽油车。

       到了2020年,各级别能效领先车型一共是27款,其中混合动力6款,插电混动3款,纯电动6款,柴油车3款,汽油车只剩下9款。

       第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是,电动化车型大幅增加。2010年32款能效领先车型中,没有插混,也没有纯电,电动化车型只有7款混动,占比是21.9%;而2020年,27款能效领先车型中,电动化车型达到了15款,占比高达55.6%。

       第二个显著变化是整体能效水平大幅提升。虽然已经是"能效领先者",但2010年的32款车中,能效高于50MPG的(MPG即每加仑燃油行驶的英里数),只有丰田Prius一款。到了2020年,27款"能效领先车型"中,综合能效超过50MPG的达到11款。即使剔除插混和纯电车型,2020年的整体能效也较2010年有大幅提高,尤其是混动车型,比如福特翼虎混动,2010年的市区工况能效只有34MPG,但是2020年提高到44MPG,提升了29.4%;相对来说,燃油车在过去10年的能效提升幅度有限,比如MINI?Cooper敞篷版,2010年市区/高速工况能效是25/33MPG,2020年是28/36MPG,分别只提升了12%和9.1%。

       其他比较显著的变化还包括手动挡车型大幅减少。2010年32款能效领先车型中,有12款是手动挡,但是到了2020年,27款能效领先车型中,手动挡车型只剩下2款。当然,还有一些变化在上面这个表格中没有显示出来,比如由于增压技术的普及,燃油车的发动机排量普遍的小型化——即使是在喜欢大排量的美国市场。

       02,燃料电池车能效10年没进步

       EPA在每年的《燃油经济性指南》的最后,都会单列出不同能源类型车辆的能效数据。

       2010年的《指南》单列了混合动力车、乙醇燃料车(能使用E85乙醇燃料的车型)、柴油车、压缩天然气汽车和燃料电池车。

       2020年的《指南》,则单列了柴油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插电混动车和乙醇燃料车。

       看出变化了吗?2010年没有单列纯电和插混,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市场,几乎没有纯电和插混的在售车型;而2020年没有单列混合动力,当然不是因为市场上没有混合动力车,而是EPA认为非插电的混合动力车不属于新能源,只是一种节能车,因此不再单列,这一点和中国官方的看法一致。事实上,2020年美国市场上的混合动力车型不仅数量大增,而且能效水平也大幅提升,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动力。

       下面,我们先比较一下两份《指南》中都单列出的氢燃料电池车(FCV)。

       2010年的《指南》,列出的燃料电池车只有两款,分别是本田FCX?Clarity和丰田FCHV-adv,这两款车当时都还没有面向私人销售。前者每公斤氢能行驶60英里,续航里程是240英里;后者则没有提供具体的能效参数,但在2008年进行的一次实际路试中,FCHV-adv完成了331.5英里的续航,工程师推算出每公斤氢能行驶68.3英里。

       2020版《指南》中所列的燃料电池车增加到4款。2020款丰田Mirai和本田Clarity?Fuel?Cell能效数据都暂时空缺,但2019款丰田Mirai的续航是312英里,每公斤氢能行驶66英里;现代Nexo?Blue,续航里程更是达到380英里,但综合工况每公斤氢也只能行驶60英里。

       总体而言,过去十年,氢燃料电池车的能效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但总续航能力大幅提升。对FCV来说,过去10年,最重要的进展不是提升能效和功率,而是系统成本的大幅降低,正因为此,FCV才能够真正开始面向私人销售。

       03,纯电动车的性能提升空间已经不大

       对比两份《指南》,最大的变化当然是电动化的进程在加快。

       2010年的《指南》里,没有一款纯电车型,而2020版里纯电车型多达37款。其中能效水平最高的是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版Plus,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24度,折合141MPGe;

       排第二的是现代Ioniq?Electric,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25度,折合133MPGe;相比起来,大众e-Golf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是30度。

       全部37款纯电动车型中,除了那些没有公布具体能效数据的,电耗最高的是保时捷Taycan?Turbo?S,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高达50度,折合只有68MPGe。可见,在纯电动车的能效水平上,欧洲汽车厂家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青主查了一下,在2015版《指南》里,有19款纯电车型,其中能效最高的是宝马i3,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27度,折合124MPGe。与之相比,2020版的纯电最高水平综合能效提升了13.7%。

       在2015版《指南》里,特斯拉Model?S系列中,能效最高的是Model?S?AWD-70D,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33度,合101MPGe。相比起来,2020款的特斯拉Model?S系列,能效最高的达到了111MPGe,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降到30度,综合能效提升了9.9%。

       也就是说,过去5年,虽然纯电动车数量大幅增加,但是纯电的能效提升幅度非常有限。或许,技术上,纯电动车的提升空间已经没有多大潜力,今后最主要的进步在于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04,欧洲大牌的插混有多落后,比比这两款车就知道

       2010年的《指南》里,同样没有一款插电混动车型,而2020版中,插混车型多达38款。其中,丰田Prius?Prime以78?MPGe夺得插电混动车综合能效第一。在2020版《指南》中,插电混动综合能效前五名车型如下:

       前面说过,对于插电混动车型,综合能效是算出来的,意义不大;更有意义的是纯电以及燃油模式下的能效水平,而纯电模式下,综合工况耗电最低的同样是丰田Prius?Prime,百英里仅耗电25度。

       在2020版《指南》中,能效最低的PHEV是路虎揽胜以及揽胜运动版,纯电模式下百英里电耗高达80度!除了暂缺数据的车型之外,能效最低的PHEV是下面十款:

       发现没有,在能效最高的5款PHEV中,没有一款欧洲车;而在能效最差的10款车中,9款都是欧洲品牌。当然,你会说,这些欧洲车都是大车,所以能效自然偏低,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克莱斯勒Pacifica(大捷龙)插混和奥迪Q5插混。

       (大捷龙插混国内售价49.69万元。其搭载的插电混动系统曾两获沃德十佳称号,国产Jeep指挥官PHEV上也搭载了同款插混系统。)

       克莱斯勒Pacifica插混是一款车长达5176mm的7座MPV,车身尺寸和发动机排量都比奥迪Q5插混大多了,纯电续航里程也更高,这种情况下,Pacifica插混在纯电模式下的综合工况电耗比Q5插混居然还要低21%!燃油模式下,综合能效也比Q5插混高11%!这种差距在行业里绝对是一种"代差"。这种"技术代差"是欧洲汽车厂家在电动化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

       05,过去十年唯一取得能效突破的是混动

       欧洲大牌汽车厂家为何在电动化领域全面落后了呢?这源于他们过去20年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忽视。

       混合动力不是什么过渡性技术,而是汽车电动化的重要技术路线,电池、电机、电控,一台混合动力车上具备电动化车型的全部要素,一些厂家,比如丰田,通过混合动力领域的多年积累,在"三电"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领先优势。

       对比相隔10年两个版本的EPA《燃油经济性指南》,在各种动力类型当中,能效提升幅度最大的是混合动力。

       在2010版《指南》里,共有33款混合动力车,涉及13个品牌,并非只有"两田"。但是当时,能效超过50MPG的只有丰田Prius一款,多数混合动力车型,市区能效都在30-40MPG之间(见下表):

       到了2020年,混动车型实在太多,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动力形式,《指南》在最后不再单独列出混动车型,可能这也是一个原因。不仅车型数量大增,更重要的是,混合动力车型的能效,和10年前相比也有了大幅提高。

       2020款混动车型中,能效最高的是现代Ioniq?Blue?Hybrid,高速工况能效达到了59MPG,比2010版最高的丰田Prius提升了23%!

       之前提到,2020款福特翼虎混动的市区工况能效比2010款提升了29.4%;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凯美瑞混动,相较于2010款,2020款凯美瑞混动,市区和高速工况,能效分别提升了55%和56%!

       前面介绍过,过去5年里,纯电动车的能效水平提升幅度也就在10%左右;而过去10年,FCV的综合能效更是几乎没有改善;真正在能效上取得跨越式进步的,唯有混合动力。将一部烧油的车,EPA综合能效提升到58个MPG(约合百公里4.1升)——可以说,Hybrid技术给传统内燃机带来了新生。

       06,自吸汽油机实际能效竟优于涡轮增压

       当然,作为仍是市场主力的汽油车,在过去10年时间里,能效提升的幅度也非常巨大,青主选择了2010版和2020版《指南》中都有的16款全球性汽油车,对比之后发现,过去10年汽油车整体能效水平提升幅度相当大。

       这16款车型中,十年间能效提升幅度最大的是本田雅阁,2020款雅阁市区能效比2010款提升了42.9%!第二名是本田CR-V,市区能效提升了33.3%,第三名是凯美瑞2.5L,市区能效提升了31.8%。

       不过,本田的能效提升主要得益于用1.5T发动机替代以前的2.4L自吸发动机,如果是同类型、同排量发动机对比,那么10年间能效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凯美瑞2.5L,同样搭载2.5L自吸发动机,2020款凯美瑞市区和高速工况比2010款的能效分别提升了31.8%和28.1%;

       第二名是同样搭载2.5L发动机的丰田RAV4,10年间市区和高速工况能效提升幅度是27.3%和25.0%;

       第三名是宝马5系,同样搭载3.0T发动机的宝马540i,市区和高速能效比10年前的宝马535i,分别提升了29.4%和15.4%。

       从上表也可以明显看出,采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替代大排量自吸发动机之后,市区工况能效提升幅度更加明显,但高速工况则提升幅度有限。

       和同期优秀的自吸发动机相比,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能效上也并没有什么优势。比如高尔夫1.4T,两种工况下的能效都不如卡罗拉1.8L;翼虎1.5T的能效也同样逊色于RAV4?2.5L;奔驰E350虽然改用了2.0T发动机,但是市区和高速工况能效,也只是和雷克萨斯ES?3.5L基本持平。

       所以,如果从实际能效的角度出发,我们对小排量涡轮增压可能真的是误解了。

       文?|?青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关于“宝马i3 参数”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